金谷快报

科技

AI生成的“垃圾科学”正侵蚀谷歌学术平台

2025-01-15 | 分类: 科技 | 查看: 67075

  瑞典布罗斯大学学院研究人员在一项最新研究中警告称:无论是从社会知识层面,还是从公众对科学的信任度来看,人工智能(AI)生成的研究都已构成一种威胁。他们最近在文献索引数据库——谷歌学术平台中发现了上百篇疑似由AI生成的文章。相关研究报告13日发表在哈佛肯尼迪学院《错误信息评论》期刊上。

谷歌学术平台中发现了上百篇疑似由AI生成的文章。

AI生成的“垃圾科学”正侵蚀谷歌学术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瑞典布罗斯大学学院

  研究人员认为,由AI生成的“垃圾科学”侵蚀学术平台,意味着恶意行为者能以更低成本制造和传播虚假科学,对社会和科研界来说都是一种危险情况。

  该研究发现,AI生成的研究带来的主要担忧之一,是证据篡改风险增加,即虚假研究可能被用于战略操纵。此次发现,这些有问题的文章已经传播到网络研究基础设施的多个组成部分,渗透进了各种档案库、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其他相关网络渠道。由于传播速度很快,且在谷歌学术平台处于公开状态,即使文章被撤回,也有可能已经传播开来,造成潜在影响。

  此外,AI生成的研究也给已经压力重重的同行评审系统带来问题。AI生成的研究在搜索引擎数据库中传播,对参与在线研究的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否则,人们很有可能基于错误的信息作出决策。这既是科学不端行为的问题,也是媒体和信息素养的问题。

  研究人员强调,谷歌学术平台并不等同于专业的学术数据库。尽管它使用便捷、搜索迅速,但缺少必要的质量保证流程。这一缺陷在普通的谷歌搜索结果中已显现出问题,而当涉及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时,这一问题则变得更为严峻和复杂。 (记者张佳欣)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高原种子“上天入地” 开启生命新旅程
      • 新华全媒+丨特写:春运首日,走上G2025次列车迎新春
      • 国际观察丨缺席首辩 尹锡悦弹劾案何时才能“一锤定音”
      • 追光丨在中国最南端城市踢球,是什么体验?
      • 财经观察丨拥抱经济新引擎 香港蓄势待发
      • 秀我中国丨走进民航机组幕后训练
      • 星空有约丨16日火星冲日 观测这颗地外行星迎良机
      • 高寒特长隧道藏着守护与思念
      • 更新的城市

              推荐阅读:

              监管排查险资股权投资 重点指向三类公司

              人保服务|带你了解律师职业责任保险

              人保车险|车险投保误区,你中招了吗?

              人保车险|怕被骗?那就看这篇车险投保攻略

              七部门发文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人保车险|车损险保障范围如何?

              人保车险|别错过,交强险最新行业动态!

              OpenAI与普华永道达成合作协议 加快商业化进程

              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研制成功

              致敬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