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快报

科技

纳米光子器件中实现光信号跨结构“穿梭”

2025-08-01 | 分类: 科技 | 查看: 76586

  《自然·材料》杂志31日在线发表了一项纳米光子器件互联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利用类似船只航行时产生的“尾流”效应,成功解决纳米光子器件光信号跨结构传输难题,为未来实现光子信号的远程连接、精确引导和方向控制开辟了新路径,有望显著提升光计算与信息处理的能力。

纳米光子器件中实现光信号跨结构“穿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纳米光子学领域,如何让光信号高效地穿梭于不同结构之间,是提升纳米光子器件集成度的关键挑战。极化激元是一种特殊的表面光波,由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它能将光压缩在纳米尺度内,实现强大的光场增强。凭借其超强的光约束能力、低能量损耗和显著的方向性,极化激元在纳米光子器件集成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极化激元产生的光场会快速衰减,难以跨越不同结构进行传输,这成为制约其在实际光子器件中应用的关键瓶颈。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从一种擅长向周围空间辐射能量的漏波现象中获得灵感,巧妙地将极化激元的强聚焦能力和漏波的定向传播特性相结合,在特殊层状材料中创造出类似“船尾波”的新型光波模式。“这种‘光尾流’成功解决了光波难以在不同材料结构间传输的难题。实验中,高速光波从特定结构‘泄漏'出来,像船推开水面一样形成方向可控的尾迹。极化激元正是沿着这样的尾迹“泄漏到周围材料中,实现跨结构传输的。”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研究员胡海形象地说。

纳米光子器件中实现光信号跨结构“穿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旋转材料层,可以调制‘光尾流'的方向、形状和传播速度。”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戴庆表示,这项工作巧妙融合了纳米光约束与远场传输能力,不仅从原理上破解了纳米尺度下极化激元跨结构传输的科学难题,更将其推向可控、集成的实用器件层面,对推动光计算、高速信息处理等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记者陆成宽)

纳米光子器件中实现光信号跨结构“穿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AI发展新动向
      • 新华全媒+丨联名经济打开青年消费“新空间”
      • 记者手记丨在中国科协年会感受学术会议新风
      • 财经观察丨香港GDP连升十季 凸显经济韧性强劲
      • 新华视点丨湖南长沙一小区精装房被“切筋断梁”的背后
      • 文化新观察丨当年动画的顶流,如今依旧滋养着人们的灵魂
      • 追光丨“村超”场边的鼓声,又响起来了!
      • 塔尔钦:在冈仁波齐脚下等你
      • 雄安启动区城市雏形渐显

              推荐阅读:

              人保服务|你知道建设工程履约保证保险的作用是什么吗?

              人保服务|为什么说推荐建筑工程购买工程款支付保证保险

              半导体激光器厂商完成超亿元A1轮融资 ;法律服务品牌获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智能家居推动家务劳动的第三次解放

              人保车险|车险投保误区,你中招了吗?

              10轮融资,30+机构,90亿估值……“AI语音第一股”再次冲刺港股IPO

              人保车险|新能源汽车充电小常识

              人保车险|这款车险,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

              人保车险|二手车过了户,保险怎么办?

              人保车险|别错过,交强险最新行业动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