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模型与工业智能体已成为驱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技术。为加速技术落地,抢占全球产业先机,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围绕这两大领域,创新了“标准预研攻关机制”,通过“企业提案—联合攻关—标准孵化”的方式,深化技术研讨,加速标准制定,并推动示范应用。
首期面向智能制造的工业大模型与智能体标准预研会于5月28-29日在北京举行,汇聚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代表。首日,专家们深入探讨了工业智能体的架构设计、数据标准化等核心议题,并达成共识,强调标准化应遵循“架构先行、场景驱动、生态共建”的原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家们深入探讨了工业智能体的架构设计、数据标准化等核心议题,并达成共识,工业智能体标准化需以“架构先行、场景驱动、生态共建”为原则,联合产学研多方力量,分阶段推进参考架构、数据规范与算力设施等标准制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外,与会者还深入探讨了工业大模型应用系统的参考架构、可靠性要求及模型交互协议等标准草案。会议明确了工业大模型的概念、特征和基础能力类型,并针对智能制造中的问题,提出了模型兼容性、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的标准需求。专家们达成共识,认为构建标准化的模型接口和通信协议能有效降低工业大模型的应用门槛,推动技术的普及与升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次会议为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加速了相关技术的标准化进程。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致力于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整合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需求,以布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瞻性、引领性标准,从而为我国智能制造的升级打造坚实基础,并助力塑造全球竞争新优势。(文/赵秋玥)
【纠错】 【责任编辑:赵秋玥】-
新华全媒头条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观察
- 权威数读丨长江保护法实施四年,读懂司法保护成效
- 新华全媒+丨腾仓备库迎夏收 河南全力保障新粮归仓
- 新华视点丨“几元绕开限制”,谁在诱导孩子沉迷网游?
- 追光丨他们,会成为国乒的“拦路虎”吗?
- 国际观察丨德国战后首次大规模海外驻军传递什么信号
- 热点问答丨欧洲为何加大对以色列施压
-
中美啦啦操青少年以“舞”会友
-
昔日悬崖求学 今朝返乡行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