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快报

科技

在山城重庆看“中国精度”|这把“精密之尺”如何以时间测量空间?

2024-08-23 | 分类: 科技 | 查看: 63484

拿出量角器

测量一个1°的角并不难

但如果要测量1°角的六万分之一又该怎么办呢?

在山城重庆看“中国精度”|这把“精密之尺”如何以时间测量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者走进位于山城重庆的

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

带大家一探究竟

  7月19日,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在电磁兼容实验室对产品进行测试。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在高端装备中

精密位移测量传感器如同“装备之眼”

而曾经

我国在精密测量领域的

一些关键环节受到国外限制

  7月19日,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在直线时栅应用测试台对产品进行测试。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国测时栅科研团队潜心20余年攻坚核心技术

基于“时空转换”的思想

研发出了一条“以时间测量空间”的技术路线

可以理解为

通过时间与速度的乘积得到精准位移

从而达到高精度测量目的

这把原创于中国的“精密之尺”

由中国科学家命名为“时栅”

如今已迭代到第三代纳米时栅

  7月19日,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在圆时栅精密测试台对产品进行测试。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纳米时栅到底有多精密?

在实验室测量中

圆时栅的最高精度可以达到±0.06角秒

(1°等于3600角秒)

达到现有测量仪器的极限

直线时栅在400毫米的量程之内

精度可达±96纳米,分辨率为1纳米

  这是7月19日在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拍摄的部分精密位移测量传感器。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国测时栅已开发出两大类、四大系列产品

目前,十余种型号产品广泛应用于

高档数控机床、测量仪器、半导体等领域

 

既能在广袤宇宙中穿针引线

也能在微观世界中精益求精

不断刷新想象的“中国精度”

靠的正是方寸之间的钻研和矢志不渝的坚持

 

记者:黄伟、李晓婷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助力回升向好 经济大省这样挑大梁
      • 新华调查丨“网络水军”:5万元“造”热搜?
      • 新华全媒+丨一家餐馆近半数顾客为何争相背诵古诗词?
      • 追光丨这支神勇之师 将在巴黎续写荣光
      • 民生直通车丨聚焦我国首部职称评审监管办法
      • 记者手记丨身边的改革故事:海南鼓励经营主体“唱主角” 
      • 经济参考报丨能源转型潜力大 “新”系统蕴藏新机遇
      • 长春:老工业基地“穿新装”
      • 速度与温度 临港这五年

              推荐阅读:

              监管排查险资股权投资 重点指向三类公司

              人保服务|为什么说推荐建筑工程购买工程款支付保证保险

              人保车险|车险投保误区,你中招了吗?

              10轮融资,30+机构,90亿估值……“AI语音第一股”再次冲刺港股IPO

              七部门发文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网络防沉迷 教育很关键

              人保车险|二手车过了户,保险怎么办?

              人保车险|别错过,交强险最新行业动态!

              OpenAI与普华永道达成合作协议 加快商业化进程

              致敬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