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快报

科技

镉砷超低积累两系杂交水稻创制成功

2024-07-23 | 分类: 科技 | 查看: 60839

  本报北京7月22电 记者张胜、通讯员胡时开从中国水稻研究所获悉,该所胡培松院士团队成功创制了籽粒中镉和砷超低积累的两系杂交水稻,为镉砷等重金属复合污染地区生产重金属不超标稻米提供了解决方案。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据介绍,研究人员首先在中嘉早17和C两优17系列杂交稻背景下分别研究相关镉调控关键基因的降镉能力,获得了降镉效应最优且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低镉品种株系。同时,利用水稻砷吸收转运主效基因创制了携带不同镉和砷调控基因的植株。利用上述植株进行配组,并对后续杂交稻组合籽粒进行重金属元素测定,在大田种植环境下,携带镉调控基因的水稻,籽粒中镉含量分别降低了64.6%~85.2%;携带砷调控基因的水稻,籽粒中砷含量分别降低了42.3%~48.2%;同时携带镉砷调控基因的水稻,籽粒中镉和砷含量也都显著降低,镉含量下降了72.9%~78.8%,砷含量下降了42.9%~53.2%。最终,结合稻米品质测定和综合农艺性状考查,研究人员筛选出镉、砷同步超低积累且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杂交稻品系及最优等位基因型组合。该研究对提升稻米安全品质、确保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镉砷超低积累两系杂交水稻创制成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资助。(记者 张胜 通讯员 胡时开)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沪滇探索“组团式”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 新华视点丨改革开放向“新”而行
      • 新华解码丨预防“小胖墩”有了专门技术导则
      • 新华全媒+丨大暑节气如何养生?这份健康指南请收好
      • 国际观察丨拜登退选再次暴露美国政治的不堪现实
      • 中东战地手记丨加沙母亲在困境中挣扎
      • 记者手记丨中国电动汽车“给泰国消费者带来惊喜”
      • 重温奥运记忆:李宁独揽三金
      • 港人北上玩转中山

              推荐阅读:

              上海:“车芯联动 ”探索芯片发展新模式

              智能家居推动家务劳动的第三次解放

              以农险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给“深度伪造”这匹“野马”拴上缰绳

              人保车险|怕被骗?那就看这篇车险投保攻略

              人保车险|新能源汽车充电小常识

              人保车险|这款车险,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

              人保车险|车损险保障范围如何?

              人保车险|别错过,交强险最新行业动态!

              OpenAI与普华永道达成合作协议 加快商业化进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