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快报

科技

我科研人员发现可能在火星存活的植物

2024-07-18 | 分类: 科技 | 查看: 58612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的科研团队于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期间,在沙漠极端环境中发现一种有望在火星存活的植物——齿肋赤藓。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创新》。

我科研人员发现可能在火星存活的植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开展优异抗逆植物资源调查,采集和保育特殊抗逆种质资源,挖掘和利用优质抗逆基因资源,是第三次新疆科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新疆科考项目支持下,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张道远、张元明及其团队通过科学实验,首次系统证明齿肋赤藓能耐受自身98%以上细胞脱水实现“干而不死”、耐受零下196摄氏度超低温速冻实现“冻而不死”、耐受超过5000戈瑞伽马辐射实现“照而不死”,且能快速复苏、变绿并恢复生长,具有非凡复原力。这些数据是目前所报道植物可耐受特殊环境的极限,刷新了对极端生物环境耐受性的认知。

  研究还发现,在复合多重逆境的火星模拟条件下,齿肋赤藓仍能存活并在恢复适宜环境后再生出新植株。这是高等植物在火星模拟条件下存活的首次报道。

我科研人员发现可能在火星存活的植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齿肋赤藓是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物土壤结皮的优势种,通过保水固沙、促进碳氮循环、改善土壤肥力等方式改善土壤及大气环境,利于其他荒漠植物定居及存活。

  张道远表示,基于齿肋赤藓的极端环境耐受性,项目团队后续将进一步开展地外星球航空器搭载实验,实时监测微重力及多种电离辐射逆境下该物种的生存响应及适应能力,并解析其生理及分子基础,探寻关键的生命耐受调控密码,为未来齿肋赤藓向外太空拓殖应用奠定基础。(记者梁乐)

【纠错】 【责任编辑:朱家齐】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新时代民生领域的改革故事
      • 新华全媒+丨精准调度控风险 科学应对长江流域防汛关键期
      • 追光丨40秒,解锁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巡游路线
      • 记者手记|瓜果摊上感受“民生温度”
      • 秀我中国丨夏日打开那达慕的正确方式是?
      • 经济参考报丨湘赣鄂区域协同发展调查:三省共下“一盘棋”
      • 新华每日电讯丨山东东平湖生态蝶变一线观察
      • 微视频丨古树名木:洛南古柏
      • 免签+放心付 海南Travel圈粉

              推荐阅读:

              小牛电动保险裸奔

              人保服务|你知道什么是保证保险吗?

              人保服务|带你了解律师职业责任保险

              上海:“车芯联动 ”探索芯片发展新模式

              智能家居推动家务劳动的第三次解放

              人保车险|车险投保误区,你中招了吗?

              网络防沉迷 教育很关键

              人保车险|新能源汽车充电小常识

              人保车险|这款车险,法定节假日限额翻倍!

              人保车险|别错过,交强险最新行业动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