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快报

科技

我国科研团队在交流电合成化学领域取得新突破

2024-07-15 | 分类: 科技 | 查看: 49816

  记者7月14日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高等研究院、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雷爱文教授团队实现了交流电解环境下金属催化物种精准调控,解决了电合成条件下过渡金属催化剂容易在阴极析出失活而必须用分离池的科学难题。该研究成果近日以“程序化交流电优化铜催化C-H键转化反应”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论文通讯作者雷爱文教授介绍,电合成化学新技术具备绿色、安全和低能耗等特性,有望解决化石能源利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风险和高能耗等问题。目前,这种新兴合成技术主要以直流电作为驱动力,并通过调节电流或者电压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相比之下,交流电具有极性反转和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具备更多可调节电学参数,为改进电合成过程提供更多可能。

我国科研团队在交流电合成化学领域取得新突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雷爱文介绍,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可编程波形交流电合成技术(pAC),通过对交流电的相关电学参数进行程序编辑,可得到定制化的交流电信号,不同编辑模式的交流电信号不仅促进了电解条件下铜催化剂循环再生,还可分别精准调控铜催化剂形成“铜结合碳自由基物种”和“碳-铜活性物种”。研究团队还观测到不同交流电信号动态调控铜催化物种活性的变化规律。

  图为可编程波形交流电合成技术演示图。(研究团队供图)

  据介绍,可编程波形交流电合成技术的出现,将为电合成化学新技术在绿色制造等领域更广泛应用提供助力,为化学化工绿色化、智能化和高端化提供新的动能。(记者熊翔鹤、侯文坤)

【纠错】 【责任编辑:陈听雨】
    阅读下一篇: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农村公路建设铺就乡村振兴康庄大道
      • 新华全媒+丨三峡的“生态宝贝”熟了
      • 新华每日电讯丨安徽:改革“改”出乡村振兴新气象
      • 文旅新探丨河南林州:太行深处藏清凉
      • 追光丨大夏天的,你穿啥羽绒服啊?
      • 新华视点丨将文艺之美播撒静宁大地
      • 特稿丨绿色能源产能帮助非洲摆脱发展困境
      • 中老铁路上的“金花”翻译员
      • 适老化改造托起幸福晚年

              推荐阅读:

              人保服务|什么是合同保证保险

              智能家居推动家务劳动的第三次解放

              以农险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10轮融资,30+机构,90亿估值……“AI语音第一股”再次冲刺港股IPO

              网络防沉迷 教育很关键

              人保车险|二手车过了户,保险怎么办?

              人保车险|车损险保障范围如何?

              人保车险|别错过,交强险最新行业动态!

              OpenAI与普华永道达成合作协议 加快商业化进程

              我国科研团队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