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新片区现代服务业开放区效果图 图源:临港集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者按
2018年,它是一滴水,在流动中集势;2023年,它是一片海,是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88家企业组成的强大“临港方阵”。在即将启幕的第六届进博会上,国家会展中心3H馆东部总面积2700平方米的临港展示区内,上海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临港集团将集结临港跨国企业,奏响开放合作的时代强音。
一滴水激荡一片浪,汇四海之力,潮涌黄浦江。
以产业集群方式参展“企业综合展示区”,集中展示外资外企发展成果,这是临港的首次尝试。聚焦“开放链世界,合作创未来”的主题,“为国家试制度、为产业探新路”的临港,正激荡起未来的涟漪。
“作为一家深耕中国20多年的保险企业,安盛天平从一开始以法资企业的身份参与进博会,到今年以临港新片区国际再保险中心先锋险企的身份进驻,充分彰显安盛天平已深度融入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浪潮中,这是我们非常欣喜的一件事情。”安盛天平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总经理殷兆男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
第六届进博会上,将有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88家企业在临港展示区亮相。他们或是已在临港深耕的企业,或为即将落子临港的企业,组团成为一个“临港方阵”。
此时,距离2018年首届进博会宣布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已经四年。短短四年,新片区是如何从一粒种子,发展为一片投资创业的沃土?第六届进博会开幕前夕,记者走进临港,探寻“科技—产业—金融”新三角的发展秘钥。
产业基金助力激发科创“核爆点”
本届进博会上,2700平方米的临港展示区将主打产业集群,这也将是进博会历史上首次以产业集群方式参展的“企业综合展示区”。
今天的临港新片区,正从国际化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物流链、人才链多角度协同发力,打造最集中、最活跃、最前沿的产业聚集高地。
这背后离不开金融的力量。在临港,“陪伴企业成长,赋能投资企业”并非一句简单的口号。
3年38个细分赛道领域行业研究,形成超900个项目的产业投资组合生态圈、总募集规模超820亿元的产业基金生态群……这是上海临港科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临港科创投”)2017年以来的成绩单,也是金融扶持实业的生动例证。
临港科创投总经理吴巍对记者表示,临港科创投是临港集团旗下的产业投资和资产管理平台,自2016年成立起就一直以研究先行、技术驱动的产业投资布局核心产业的关键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及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及企业服务、高端制造及能源材料、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医疗健康等,支持这些符合国家战略布局的优秀企业健康发展,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助推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与集聚。
目前,临港科创投发起并管理了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基金“临港智兆系列基金”、上海市级产业专项基金“上海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与高校合作推动科创最前沿一公里的“临港交大产学研基金”、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合作成立的“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发展基金”以及围绕临港新片区科创前沿战略布局的“临港新片区科技创新基金”等系列基金。
在其投资组合中,超过85%的项目投向科技创新企业。
在培育生态上下功夫,临港科创投瞄准“核爆点”,助力科创广度和深度稳迈步。据介绍,2017年在管首支基金启动对外投资以来,已形成超900个项目的产业投资生态圈、总募集规模超820亿的产业基金生态群;在临港本地引进及返投项目超过120家,投资带动金额达400亿元;超过85%布局围绕着临港新片区重点支持的人工智能、半导体、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等产业相关领域。直投项目组合中有4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10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以投资切入打造科创生态圈
四年,从一滴水变成一片海。10月24日,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举行的2023临港集团创新发展大会上,大模型生态运营公司、上交航发等一系列重大科创项目签约落子临港。
在国家鼓励“投早、投小、投科技”的背景下,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牵头,联合临港集团等共同发起出资设立了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总规模为200亿元的科创投资基金。
据介绍,该基金将重点布局上海市、临港新片区重点产业,投资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科创企业,以不断迭代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催生分布广泛、特征划分细致的“新物种企业”,突破成为驱动科技创新和经济新增长方式的重要生力军,助力推动国家、上海市以及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日,建设上海首个全球人形机器人核心创新节点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器、以未来光电产业为核心的虹口新业坊Lab·中科技物联创中心、专注尖端生命科技和前沿半导体领域的司南超级孵化器、临港新片区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高质量孵化器揭幕。
今年,上海市发布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全面支撑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临港集团按要求全面布局科创载体,凸显专业特色能力,建设高质量孵化器,帮助园区形成产业的科创源头。
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表示:“创新发展是园区未来竞争力所在,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园区作为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非常特殊的使命。”
临港科创投的实践证明,在“产金融合”战略的统一部署下,积极践行“投招联动、引育并举”,重视基础研发和技术领先,引进海内外尖端人才,引导孵化培育科技创新创业成为打造产业投资生态圈的重要方面。
围绕科创企业和企业家的成长特点,临港科创投还开设科创营课程、成立上交所科创板工作站、搭建企业家俱乐部、组织行研会和专家库等,帮助被投企业精进效率、提高能级。牵头发起了联接前端技术与后端应用的“上海AI会客厅”、“上海AI开原生态产业集群”等生态圈品牌,积极参与了助力科创最前沿一公里的“临港交大产学研平台”的培育孵化联动等,以关注科创企业及企业家的自我修炼和企业成长的共性需求,不断探索更适合科创产业投资的赋能体系。
“未来临港科创投会继续通过投资与生态的联动,瞄准创新策源,开拓应用潜力,支持陪伴被投企业快速成长,打造良好的投资生态圈。”吴巍表示。
以“生态型投资”理念布局全国、面向全球
产业投资是真正去关注、培育一个产业,以投资为抓手并陪伴企业健康成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
今年9月末,临港新片区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滴水·科创驿站管理办法》,首批科创驿站授牌。
吴巍表示,随着“临港科创驿站”的推出,将有更多的抓手,在更高的维度,协同为企业提供更具有价值的赋能。一方面可以将现有的系列活动在“驿站”平台上融合协同、合作共建,另一方面依托现有的生态全体系将产业项目、产业资本、承载空间、多元服务相结合,通过“驿站”平台上更高效形成网络协同效应,促成协同发展。
这与基金秉持的“生态型投资”理念相契合。临港科创投着力培育本土项目和促进海外项目引进,进一步推动临港新片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建设。
为此,临港科创投专门成立一支“投资赋能团队”,结合科技企业发展特点和企业实际需求,由浅入深建立投招赋能工作体系。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从企业注册到物业落地,从产业扶持政策到人才引进政策一系列标准化服务;另一方面根据重点企业实际需求为其量身定制服务,对于重点项目建立项目专班,由专人牵头跟进项目进展,助力企业良性发展。
“我们要以立足临港,助力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为己任,支持临港新片区的产业发展与集聚;以全国布局,全球视野,实现综合性的投资价值。”吴巍说。
袁国华表示,临港集团正在构建园区“六创赋能体系”,把科技创新摆在最为突出的位置,以更大力度提升园区科创能级。一方面,要苦练内功,构建专业科创体系。坚持以特色化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场景链深度融合,形成全链条加速、全过程支撑的科创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广聚外力,营造活力创新生态。坚持开放创新、协同创新,打通技术逻辑、市场逻辑、治理逻辑,加快激发科技创新的“核爆点”。
由临港集团与上海市研发平台中心共同发布的临港集团2023年度科创指数报告显示,临港集团创新策源指数三年(2020至2022年,下同)提升69.8%,产业驱动指数三年增长106%,生态营造指数三年增长78%。截至目前,临港集团自营孵化器已累计孵化企业近3000家,培育了45家上市企业和独角兽。
本次进博会期间,从临港新片区“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到“创新科技&智慧出行”主题活动;从“东盟国际供应链服务论坛”,到“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新机遇”……临港,将向世界展示她的魅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