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大连4月1日电(记者蔡拥军、张博群)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忠伟带领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比能氢混动力电源适配工业级无人机近期试飞成功,这项科研成果将有效解决工业级无人机续航时间短的瓶颈问题。
3月28日,科研人员在为无人机装配高比能氢混动力电源。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据介绍,目前电动无人机的主流动力电源为锂电池,但锂电池存在续航时间短、低温环境适应性差等不足。相比之下,氢混动力电源具有比能量高、可靠性高、宽温域等优点,常用于中型固定翼和大型多旋翼无人机,能有效解决工业级无人机续航时间短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们以系统化全链条的模式研发燃料电池和锂电耦合电源系统,其特点是比能量高、续航时间长、宽温域、燃料加注快。”陈忠伟表示,该团队研发的高比能氢混动力电源的比能量达每千克600瓦时,可应用环境温度范围为零下20摄氏度至40摄氏度。
陈忠伟介绍,该团队将持续开发下一代氢混动力电源技术,结合高比功率电堆设计技术和高能量密度氢源技术,动力电源比能量将突破每千克800瓦时,应用环境温度范围拓宽到零下40摄氏度至60摄氏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新华全媒头条丨河北雄安新区设立七周年观察
- 中国故事丨停伐十年:幸福绵长如绿波
- 新华全媒+丨以“鸟哨”守护东滩精灵 非遗技艺有了传承人
- 两岸关系丨“当年团结赢得抗战,期望两岸更团结赢得未来”
- 日内瓦手记丨联合国竟然开不起扶梯 只因美国欠费
- 千笔楼丨100%合格,怎么来的?
- 追光丨这个奥运新项目,会诞生“用时最短的世界纪录”吗?
- 看雄安|启动区里的“生命之舟”
- 雪村“点雪成金”的秘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