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拓宽“专精特新”企业投融资渠道,多地股权交易中心正积极试水推出“专精特新”专板。
3月25日,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推出了“专精特新”专板,首批162家企业集体入驻。
两天后,江苏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启动,吸引561家企业集中登陆江苏“专精特新”专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前,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负责运营的北京“专精特新”专板也投入运营,力争到2025年底,培育企业累计超过1000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越来越多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纷纷试水“专精特新”专板,也吸引众多创投机构的关注。
一位国内创投机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在“专精特新”专板,创投机构一面可以找到更多高新技术初创企业进行评估投资,一面“专精特新”专板将推动挂牌企业持续优化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架构,也能减少创投机构的尽职调查工作量,提升股权投资效率。
他直言,多数创投机构还会将“专精特新”专板视为“项目退出”的新渠道——通过“专精特新”专板运作企业股权转让,给创投机构实现项目退出带来更多的灵活性与操作选择。
记者多方了解到,由于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与北交所等证券交易所建立“绿色通道”等合作机制,不少创投机构还希望投资企业能以此更快登陆资本市场,实现IPO退出。
一位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面世的上海“专精特新”专板,将是一个服务科创型、创新型以及具有“专、精、特、新”属性或发展潜力的优质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板块。它可以将更多、更早期、更前沿的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具备“专精特新”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纳入证监会的关注视野,帮助拓宽上市公司选拔底座,稳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通过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联动,为深化注册制改革发挥积极作用。
创投项目投资退出的“新选择”
设立“专精特新”专板,正成为越来越多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的共同选择。
这背后,是随着经济转型发展,各地都不断涌现大量高新技术初创企业,需要大量融资支持它们发展。“专精特新”专板将有助于提高这些高新技术初创企业的信息披露程度与公司治理能力,从而吸引银行、创投等各类资本提供资金扶持。
一位中部地区股权交易中心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也在借鉴北京、上海、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的“专精特新”专板运作规则,力争尽早推动当地“专精特新”专板落地。
记者获悉,目前多数区域股权交易中心拟建设的“专精特新”专板,主要借鉴北京股权交易中心的“专精特新”专板模式。
具体而言,北京“专精特新”专板的准入机制,分为基础要求与分层要求。
所谓基础要求,即企业需要满足在当地设立、有规范的治理结构、最近一年的财务会计报告没有虚假记载、没有处于持续状态的违法行为等要求。
分层要求则根据“孵化层”、“规范层”、“培育层”设定不同准入门槛。
“孵化层”的挂牌企业应属于高新技术企业或创新型中小企业,且主营业务收入占总营收达到50%以上。
“规范层”挂牌企业应是专精特新企业、或获得B轮以上私募股权融资的企业。
“培育层”挂牌企业应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或纳入地方政府支持上市的后备企业;以及营收、净利润两项指标达到沪深北交易所或新三板创新层指标50%以上的企业;拟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
上述中部地区股权交易中心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扩大当地“专精特新”专板的企业数量规模,他们正鼓励当地创投机构支持不同成长期高新技术初创企业入驻。
在他看来,不少创投机构对此也颇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投资企业入驻当地“专精特新”专板,一方面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公司治理架构与信息披露程度,为企业获取新的股权投资资金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鉴于当地股权交易中心与北交所等机构签订绿色通道等合作协议,若投资企业业绩成长良好且符合上市条件,可能借助这个绿色通道能尽快上市,令创投机构早日实现项目退出。
“目前,我们也在关注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的企业股权交易活跃度,制定更细致的项目退出方案。若'专精特新'专板的企业股权交易相当活跃,不排除我们会通过这个渠道先套现部分企业股权,返还给LP以争取他们对新基金的出资。”前述创投机构负责人向记者直言。目前,他们仍以推动投资企业借助“绿色通道”,早日登陆背胶搜等资本市场,作为项目退出的主要策略。
另一位创投机构投资总监告诉记者,“专精特新”专板的另一个好处,是创投机构的投资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受当前创投市场低迷影响,他们一时之间也囊中羞涩,难以满足部分投资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他们正支持投资企业入驻“专精特新”专板,联合当地股权交易中心与银行进行沟通,由后者先提供信贷资金解决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等到创投机构完成新一轮募资再追加股权投资并偿还银行贷款,如此企业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将变得更加稳健。
“只要投资的高新技术初创企业业绩持续高成长,我们也有底气完成新的募资并不断增加股权投资。”他直言。
创投“青睐”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
在积极布局“专精特新”专板之际,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也在试水认股权综合服务。
所谓认股权,是指企业与创投机构、银行机构约定,后者在未来某一时期有权利认购一定数量或一定金额的企业股权。
这种做法,通常会出现在两种场景,一是银行的投贷联动,即银行在提供一定额度过桥贷款时获得企业的认股权,有权利在未来某个时间点(通常是企业后续股权融资时),按照约定价格认购企业股权;二是创投机构的私募信贷,即创投机构在向企业提供私募信贷资金时,也会与企业约定相应的认股权——若未来企业业绩增长达到一定条件,创投机构有权利将这笔私募信贷资金按照约定的债转股价格,转化成企业股权。
记者获悉,在欧美市场,认股权在私募信贷、银行投贷联动领域相当普遍,这一方面有助于创投机构与银行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也赋予创投机构与银行更大的股权债权切换选择权,有助于降低自身投资风险。对不少高新技术初创企业而言,他们也愿意接受认购权,因为他们也对企业股权处置拥有更大的灵活性。
去年10月,证监会批复同意在上海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这也是全国第二个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地区。
在获得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积极推动认股权业务发展。截至目前,已有19单认股权在上海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平台落地项目。标的企业都是医疗器械、新能源、数据科技、信息技术等行业的优质科创企业,其中近70%为小巨人、专精特新、高新技术和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
与此对应的是,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也探索出“银行+认股权”、“银行+产业园区+认股权”、“银行+担保+认股权”、“产业园区+认股权”等多种业务模式。
一位上海地区创投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目前他们也与银行正探索认股权交易的可行性。即银行在开展投贷联动后,可以将企业认股权转让给创投机构实现“项目退出”,但目前银行如何转让“投贷联动”企业的认股权,仍需相关扶持政策与操作细则的出台。
在他看来,认股权交易,有时对创投机构获得某些“热门”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投资额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而言,当某些“热门”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新一轮股权融资时,往往会出现众多创投机构争夺投资份额的状况。此时创投机构若能拿到此前企业投贷联动所给出的“认股权”,无形间就等于“抢到”相应的企业股权认购额度。
记者注意到,为了扩大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联合更多银行与产业园区共建“服务生态”。
近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上海银行、上海农商银行、大连银行等9家银行,宝山技术转移公司、杨浦同济科技园和新微创源孵化器等3家产业园区和孵化器,分别与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签署认股权合作协议,进一步推进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
推荐阅读: